PC端网页广告条1000*60
今日热点 > 正文

焦作:小麦生产在转型中蝶变

2017-06-27  来源:焦作日报

武陟县三阳乡农民在机收小麦

今年三夏期间,武陟县积极组织大型收割机1900多台投入三夏会战,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图为武陟县三阳乡农民在机收小麦。记者 刘金元 摄

麦浪飘香的5月,前来焦作市怀川种业、平安种业购买优质麦种的各地经销商络绎不绝,“怀川916”“焦麦266”和平安系列产品成了抢手货。

在焦作,像怀川种业、平安种业这样的种子企业有27家。今年,焦作市小麦种子繁育面积达100多万亩,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37%以上,可生产优质小麦种子50多万吨,占全省小麦种子繁育总面积的半壁江山。

从种粮食到卖种子,从全国小麦千斤市到全国优质小麦种子繁育基地,这不仅是焦作市粮食生产实现华丽转身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焦作市小麦生产从一元到多元、从优质到高效的重大转变。

从种小麦

到卖种子

近年来,焦作市积极调整小麦发展战略,由注重高产转向注重高效,大力实施小麦种子产业化战略。在优质小麦种子基地建设上,焦作市充分发挥小麦产量高、质量优、品质好三大优势,瞄准黄淮海麦区种子市场需求,采取政府推动、财政驱动、科技拉动、龙头带动等措施,强力培育小麦种子新产业,小麦种子基地建设年年都有新突破,全市小麦种子播种面积突破了100万亩。

小麦生产的成功转型,得益于焦作市大力培育的种子龙头企业的强势崛起。

平安种业是一家集种子研发、种子繁育、种子营销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先后培育出18个小麦优质高产新品种(系)。其中,“豫麦49号”“平安6号”“平安8号”通过国家审定;“豫麦49-198”“平安3号”“平安7号”“平安9号”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公司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小麦种子1亿公斤。据统计,该公司已审定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2.4亿亩,增产小麦95.3亿公斤,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46.9亿元。

走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之路,强势崛起的怀川种业在中原种业舞台大显神威,不仅成了中原现代种业旗舰,而且跻身河南省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列。该公司相继研发培育出“怀川916”“焦麦266”和“怀玉208”3个省审新品种;种子繁育规模从几千亩发展到4.6万亩,每年繁育高产优质小麦、玉米良种1850多万公斤,每年增收粮食达7500万公斤,带动农民增收1.65亿元。

小麦生产的成功转型,既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近3年,焦作市农民种子增收都在亿元以上;今年,全市优质小麦种子按平均粮价加价15%计算,预计农民可增收1.5亿元。

小麦生产的成功转型,也为黄淮海麦区的粮食生产作出了贡献。近年来,焦作市每年向黄淮海麦区销售优质小麦种子2.5亿公斤以上,供种面积达4000万亩,每亩良种按增产30公斤算,年可增收26.4亿元。

从小麦优势

到产业集群

闻名遐迩的焦作小麦以高品质广受海内外客户青睐,早在本世纪初就销往东南亚、东北亚的9个国家,国内粮食加工巨头更是首选焦作市小麦作为加工原粮。从小麦优势到产业集群,是焦作市小麦生产成功转型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焦作市立足优势,科学规划,强化领导,多策并举,有力地推进了小麦产业化集群的快速发展。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核心的粮食产业化强势推进;以斯美特、天香面业两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一大批粮食深加工企业的快速成长,小麦面粉、方便食品的深加工产量稳居全省前列,呈现集群发展强势,全市优质小麦年加工能力达360万吨,与2002年相比,增加了2.5倍。焦作市先后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优质小麦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示范基地”。

从小麦优势到产业集群,培育龙头是焦作市小麦成功转型的重要法宝。

斯美特面业产业化集群是专业生产方便食品、挂面和面粉为主的大型方便食品加工集群,形成了从农副产品基地、面品产品生产、内外包装、物流配送、销售网络,到消费者的面品食品供应链,辐射带动武陟县及周边地区小麦种植面积达40多万亩,实现当地小麦转化率在85%以上。去年,该集群总产值达50亿元,直接、间接带动武陟县及周边农户订单基地种植22万户,带动农户年增收2.45亿元,吸纳当地农民就业8500多人。到2020年,该集群销售收入预计可达百亿元规模。 

如今,全市围绕小麦加工形成的产业集群有天香面业、斯美特面业、博爱农场面业三大产业化集群。

武陟县建起了以斯美特、凯雪面粉、正龙等企业为主的小麦加工企业集群,引进了三全、思念等速冻食品企业,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

温县建起了天香面业为龙头的面品产业集群,本地小麦转化率达90%。该公司用怀川小麦生产出的产品有“麦乡”系列和“黄河麦场”系列优质面粉、挂面等20多个品种,并凭借“优质小麦产区”的地理优势和“绿色健康、口感爽滑”的品质,产品销售覆盖山西、青海、甘肃、贵州、广西等20多个省和自治区。

从“粮仓满”

到“兜满钱”

修武县郇封镇焦庄村700亩地全种的是“焦麦266”,去年亩产突破700公斤,比种普通小麦产量增收16万元,种子繁育又多收8.4万元。乡亲们说,过去种普通小麦产量高,收入不高,现在繁育优质小麦种子,产量高、收入更高。

如今,向种子要增效,向粮食深加工要增效,向生产绿色、无公害粮食要增效,焦作市农民实现了从“高产低效”到“优质高效”,从“粮仓满”到“兜满钱”的转变。

近年来,焦作市三家企业的相关商标成功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焦作市农业领域在国家级品牌创建上的突破。天香面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该公司年均小麦收购价比市场价高出4分钱还多,仅此一项,农民就可增收4320万元。此外,该企业每年为员工支付的工资高达2000万元,还带动数百家上下游企业和小商贩走上了致富路。

怀川种业自主培育的小麦新品种“怀川916”,去年推广面积达70多万亩,增产400多万公斤。去年,怀川种业推广良种增产粮食达5600万公斤,促进农民增收1.3亿元。(记者 杨仕智)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焦作 小麦生产 转型 种粮食 种子繁育基地 责编:张静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今日热点

焦作市中院领导赴马村区法院调研督导工作 焦作市中院领导赴马村区法院调研
映象网自宣

精品原创

焦作市领导现场督导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 焦作市领导现场督导棚户区改造工作

图片新闻

映象直播广告位300*250

地市直通车

PC端网页广告条628*60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