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 > 正文

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

2024-04-10 15:52:02  来源:映象网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造成当前小学德育实效性低的主要原因,即小学德育与生活脱节,继而从教育的本质、道德教育的核心进行阐述,提出小学德育生活化的主张;并提出应贴近社会生活开拓小学德育课程资源,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依托社会生活组织主题活动丰富学生德育情感,让小学德育在生活化中达致其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德育 生活世界 实效性       

一、小学德育与生活脱节造成学校德育实效低    

道德具有唤醒人的良知,协调人际关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之首。然而,当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却很不乐观,问题很多。而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当前小学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价值及伦理道德,都发生着剧烈的转变。随着政治对人们生活的垄断地位的降低,政治性问题不再是需要人们每天面对和关注的重要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复杂多变的生活性问题。德育的功能除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外,还应具有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功能。然而,当前小学德育却未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从内容到形式都落后于时代的变化与需求。尤其严重的是,德育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只看到了德育的“政治意义”而看不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事实上,很多教育工作者把学校德育与“政治教育”完全等同起来,也因此造成一系列的错误做法:如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只注重高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教育;单纯注重历史文化伟人、英雄人物事例的讲解;习惯用“成人世界”的思想、观念来教育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分析与指导。因此,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在遭遇复杂的社会生活时难以适应;一些学生还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二、生活其实就是德育的中心    

而教育的本质来说,生活才是教育的中心。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以直接的生活经验(生命经历)来直观世界,也直观自身。人在生活中,在对自己的生活的意识中,以“直观的经验”形成概念和概念系统,形成理论。在海德格尔、胡塞尔等的影响下,回归生活世界成为了一股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潮,道德教育也呼唤着回归生活世界,期望通过回归生活世界来解决学校德育长期脱离生活而形成的积弊。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道德同存在的事实性密切相关,而不是同脱离实际的理想、目的和责任相关。作为道德基础的事实,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满足和不满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结果”。他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批评性探究的能力,教育的功能不是通过传授固定的规则、训练固定的行为,而是通过发展儿童的理智和探究能力来实现的;道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儿童参与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在与人的交往和合作中发展起来;道德教育不能简单的归结为“问答式教学”或某种“道德的课程”,而应该扩展到整个学校生活,因此教育要“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外部的强制的灌输”等。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也认为,榜样对发展道德倾向具有重大影响,示范榜样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而这些榜样,就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不仅包括人,如家长、教师、同辈群体等,还包括社会生活中涉及到的文字符号、图像信息、语言描述、艺术形象和环境,如大众传媒、学校气氛环境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我们的信条》中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他在《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中强调:“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既不是神授的天条,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抽象理念,而是人对自身生活规则的体验、总结和积累,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艺术。因此我们只有重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身边的德育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才能体现教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陶行知还说过,“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     

显然,生活与道德是一体的,社会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日常生活是德育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生活需要是德育的基础,社会生活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归根到底还是要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着手,从学生生活中所体验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入手,从生活走向德育。这也是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要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很明显,新的德育课程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特点。“生活性”体现在: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第四,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而“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而“活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三、生活德育的实践探索    

因此,充分认识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紧紧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尊重生活,创造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成长”,形成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信念”,是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关键。笔者与同事多年来坚持开展生活化的小学德育,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1.贴近社会生活,开拓小学德育课程资源    

时代不断进步,社会生活天天都在变化,教材总会滞后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此,教师要要有敏锐性,有意识地把社会影响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到课程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根据当前,全国多地发生地震,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抗灾难。我们共同设计《万众一心,共抗“震”灾》的主题课程,组织同学们通过报纸与网络了解灾区的情况,收集震灾中可歌可泣的感人瞬间与英雄人物,捐款给灾区受难的同胞;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多场活动,交流分享应付灾难的方法,歌颂谭千秋等震灾英雄,辩论“范跑跑”等丑恶现象……又如,教师拓展资源,围绕云台山水,巧妙设计,整合了课本与生活中资源,实现了多层次的教育目标:学生了解了家乡修武,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巨大进步,理解到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做出巨大贡献的科持工作者、工人的光荣劳动……同样,毒奶粉事件、网络成瘾等社会热点问题,都被拓展成课程资源。这样的课程紧扣社会热点,学生高度关注,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又多样,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效果很好。    

2.创设生活化的课堂,让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灵动起来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化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寻找教材的切入点,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切地体验到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并产生共鸣。如学习《温暖的家》一课,教师把课堂变成分享会,请同学们讲自己家的故事,共同欣赏同学们带回来的家庭生活AV,组织家庭生活图片展。同学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家的认识,表达了对家人的感激与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说教,只是把握了学生生活世界,找准了学生的情感源,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在对教材事实的体验中,情感产生了共鸣,心灵感动。    

3.依托社会生活组织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    

对于小学生来说,体验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在体验中形成道德情感,从而加深对道德认知的理解和把握,帮助形成道德信念。德育课程不能局限于课堂,要依托社会生活,把教材内容转化为主题活动,让学生实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如《乐于助人有爱心》一课,教师把教材的内容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组织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首先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延伸阅读,酝酿情感;接着请家长配合,带领学生去社会实践,了解政府、社会对弱势群体所提供的便利设施,感受到身边的人都在怎样尽力帮助别人,献爱心;然后再组织主题班会,大家现场交流感受,讨论自己能做些什么?最后,通过少先队组织来号召同学们,乐于助于,奉献爱心,并把身边的好人好事都记录下来,放到老师的博客上去。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文字走向实践,就焕发了它应有的生命力,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认为,“教育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生活事实和生活意义相联结的世界。” “在教育中重新建立事实和意义相联结的真实生活世界”,“德育课堂,究其根本是一个引导儿童去探寻生活意义的课堂。”实践研究证明,生活化德育是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焦作市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  李小芳

编审:叶琼

文章关键词:生活,德育,&ldquo,&rdquo,社会 责编:叶琼

相关阅读 换一换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